全民炒股为哪般 – 门外汉眼里的火树银花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adf" in /www/wwwroot/tmter.com/wp-content/plugins/rejected-wp-keyword-link-rejected/wp_similarity.php on line 41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sim_pages" in /www/wwwroot/tmter.com/wp-content/plugins/rejected-wp-keyword-link-rejected/wp_similarity.php on line 42

一日在网上偶然看到了《死了都不卖》这首歌,听完后却不再认同传说中定义的那种黑色幽默,诚如古人所云:荒唐言,辛酸泪!如果没有轰轰烈烈的炒股经历,怎能写出如此之歌?

记的今年四月中的时候,在营业时间去了一次公司附近的证券营业大厅,偌大的营业厅里人头攒动,开户的人群排起长长的队伍,看着人们兴奋的发出红光的脸庞,人们小声的传着据说能让人一夜暴富的小道消息,尚有微寒的空气却因为人们的热情而烘的发出酸腐的气息,办完事出来的时候,回头看着人群,不禁想到,这些人中到底有几人真的能从股市里获利,辛苦一场大部分人都是贴钱为他人做嫁衣裳,何苦?

果不其然,不久就发生了5.30事件,炒股的朋友很多都是亏损30%的程度上割肉退出观望,入市时间稍长的一夕间年半牛市成绩化为泡沫,刚入市的资产立时缩水近半,愁云惨雾一片,开户数由最高的日38.53万降到不足7万,牛市里听取跌声一片。

可刚过没多久,不知是那位牛人一声喊,大家又奋不顾身,冲进市场抄底,却又是血肉淋漓。于是乎,日报出来辟谣,政策回暖,时至今日,大盘终于站到了4400以上,人们冰冻的心又开始活动,8月2日,基金开户暴增7倍至60万户,A股开户数再次大于12万,A股总开户数终于大于1.1亿。看着惊人的数字,我这不炒股的外行也不禁琢磨了一下:“全民炒股为哪般?”

根据证交所数字模型的保守估计的话,中国股市的散户比例最起码已经达到了65%以上,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所有市场中是最高的。而从成交量来看,仅仅在4月份,单向流入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就已接近2500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只有三分之一,其余1600亿元资金都是个人,散户比例超过60%,这已经超过正常水平。而另据权威调查,在当前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以33至54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约占调查总数的50%。从收入情况看,个人投资者以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占总数的70%左右。”

仔细分析了一下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

一、国民收入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如今,中国的居民人民币储蓄规模已经超过17万亿元,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的人们手头有钱可以进行投资,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在保障温饱型消费后,已经渐进消费升级,此时实际利息之底是人们迫切的寻找一些高收益的投资品种。

二、收益的欲望。根据2005年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5,而2006年的数据已升至0.47,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一方面加剧了动荡,一方面也使人们对收益的渴望更加强烈,金融改革后,证券、基金等高收益品种出现在人们视线内,立时受到大众的追逐,而2006年波澜壮阔的牛市,又扭曲了人们对于证券收益的认识,当收益到达100%时,任何人看着那红红绿绿的线都要疯狂。

三、市场教育的偏差。机构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刻意强调收益率并且有意无意的规避风险,铺天盖地的广告疲劳轰炸着大众那似乎饱满的钱夹,有的机构更是开出可以保证年收益50%以上的承诺以吸引资金,对于牛市中会有多大的风险?好象被人忽视了!金融产品也同样是风险和收益的比例,风险教育的短板,虽然短期看来,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但市场教育的“失败”,可能会对今后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投资者(不论是认购机构产品还是散户自己操作)发现收益并非承诺的那么优厚的时候,失信的威力将逐渐显现。企业由于对于风险的规避成为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时,企业将不再能分享行业发展的收益,即使散户比例降了下来,可能也会更多的倾向于亲朋好友中某人组织的并不合法的私募基金。

从世界范围过去十几年的经验来看,散户比例达到如此高的水平通常是市场见顶的一个非常明显的标志。当然中国的股市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可能会象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成为一个例外,但股市也肯定不会如某人所说持续80年之久。任何产品都不可能长久的偏离价值曲线,随着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股市的发展曲线一定也会趋于平缓。

我们可以看一看有过相似经历的日本证券市场数据:根据东京证券交易所1992年编写的《证券要览》,日本股市1949年重建时,散户持股比例曾高达69.1%,伴随第一波上涨和第二波上涨先后下降到1953年的53.9%和1961年的46.7%。但值得注意的是,1964年日本出现证券恐慌时散户持股比例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只是比1961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至45.6%。随后散户持股比例却伴随股价第三波和第四波大幅上涨而明显降至1973年的32.7%和1981年的28.4%。而到了日本股市崩溃前的1989年,散户持股比例降至22.6%的历史最低点。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开户数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活跃投资者将稳中有降。至于散户比例仍将继续增高,直至我国经济此轮高速增长结束后。

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将继续朝着规范市场的方向努力,不会针对散户有什么特殊照顾;由于散户的素质问题,政策仍将左右着大部分散户的投资热情;随着对证券市场的认识,大部分老年人和中低收入人群将退出散户群体。

我国股市主体的机构和散户都还不成熟,这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短造成的,这个缺陷不可能脱离时间要素的制约而短时间内找平,但机构作为稳定的经济组织,有后发优势,可以迅速的学习进步,但散户由于经济实力,不可能迅速的专业化,所以说对于目前的格局来说,股市最突出的风险不是股市本身由于产品特性存在的震荡等风险,而是散户投资者承担了与其专业经历、时间精力、资本和流动性等风险承受能力都极不相称的交易风险。

仅此一点,很快就可将大部分散户的投资热情打磨掉,所以我国的散户比例,注定不会象日本那样一路下降到正常比例,而极有可能是围绕正常比例波动的一个波浪线。

关注股市也有小两年时间了,说没动心那是假的,但庆幸的是没有成为一个小散。作为一个门外汉,围墙内的火树银花确实漂亮,但却过于虚幻,并不是属于我的收益。冷眼看了几次震荡,终于明白,尘归尘,土归土,理财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作吧!

关于刘晓东

不能相忘江湖,那就日夜守望。
此条目发表在个人金融分类目录,贴了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