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Google改变了什么?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adf" in /www/wwwroot/tmter.com/wp-content/plugins/rejected-wp-keyword-link-rejected/wp_similarity.php on line 41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sim_pages" in /www/wwwroot/tmter.com/wp-content/plugins/rejected-wp-keyword-link-rejected/wp_similarity.php on line 42

        卡尔在2008年7—8月号的《大西洋月刊》撰文,以《Google是否让我们越变越傻》http://www.theatlantic.com/doc/200807/google为题,痛苦的以己身经历反思了互联网一代的大脑退化历程。网络似乎粉碎了人们专注与沉思的能力,卡尔帮我们找到了原因。现如今,我们的大脑懒惰的等待以网络提供信息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从迅速流动的粒子流中吸收看似丰富其实贫瘠的信息。思想正在按照网络分配信息的方式形成新的范式,在google让信息获取空前的迅捷的同时,也在粘贴复制中制造着大量重复、浅白的内容,人们不再习惯对信息进行加工、创造。个人“浅阅读+与他人快速互动的迭代式思考”,是一种有效的应对信息过载的网络生存策略。这种开放式阅读是群体互动式阅读,被阅读的文本也是开放式文本、会进化的文本,但目前开放性过强而进化型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长此以往,丧失了思考欲望的人们,在信息复制的同时,也将人类复制发扬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单以思想论,人们正在趋同,在点击率的指引下,人们在某一区域不自觉的强迫自己复制来同一个人的信息,人们不再需要也不再拥有个性。 

        卡尔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此种问题的高知,密歇根医学院任教的布鲁斯·弗里德曼,也在自己的blog上写到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他的思维习惯。

        “现在我已几乎完全丧失了阅读稍长些文章的能力,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纸上。”他在电话里告诉卡尔,他的思维呈现出一种“碎读”特性,源自上网快速浏览多方短文的习惯。弗里德曼承认,现在即便是一篇blog,超过了三四段,也难以下咽。瞅一眼就跑。网络以便捷性创造了新的阅读习惯:海量阅读、浅阅读等等,正在改百年阅读习惯以后背后人类通过几千年历史发展出的物质基础。

        伦敦大学学院以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学者们以学术网站为对象,结果发现,读者总是忙于一篇又一篇地浏览,且极少回访已经访问过的文章。对人们来说,网络正在变成一种万有媒介,一种管道,经由它,信息流过我的眼、耳,进入我的思想。我们不会再灵光乍现的想起什么,而只是链接到什么!实际上,有迹象表明,新的‘阅读’模式正在显露,用户草草浏览标题、目录和摘要,努力获取快速的收获。但我们不能满足与成为一台人式“信息解码器”,深度阅读才能形成的那种理解文本的能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那种创造性,才是进步的基础,而简单的复制、浏览并不足支撑人们改造生存环境的欲望的实现。但现实几乎可被视为:人们上网正是为了回避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人们习惯了工作计划、考核指标,习惯了时间管理,习惯了应付工作任务与社会责任,而放弃了传统的自我实现,如果说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进步,需求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依次递进发展实现进化,但人们在互联网中,人们的现实路径就是退化,离自我实现越行越远,而去追求生理上的满足。放弃从体验与思考这种深度介入中得到的愉悦而屈从于从海量的浅阅读中泛娱乐化,人们在利用工具的同时丧失大部分人之所以为人的骄傲——思考,如果任由将“效率”和“直接”置于一切之上的新阅读风格的蔓延,人们终将失去创造性而黄金一代堕落到盲从的黑暗时代!

        媒体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的,媒体并非仅是被动的信息渠道,它们不仅提供了思想的内容,而且也形成着思想的生成过程。而在这场google革命中,失去的不仅是传统的深读,也失去了缜密思维的逻辑基础。是的,google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工具,却不能强壮我们思考的能力;google可以正确理解我们的意思,但只能且仅能给出一道多选的答案;google只能如实的展示已有的信息,却不能给予我们对未来关切的哪怕一点点信息;google是很强大,但远远不是世界的全部。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该公司致力于将“一切系统化”。Google还宣布,其使命是“将全世界的信息组织起来,使之随处可得,并且有用。”通过开发“完美的搜索引擎,”让它能够“准确领会你的意图,并精确地回馈给你所要的东西。”问题是,google真的可以给予我们一切吗?

        正如你在google中键入“刘晓东”然后回车,它会告诉你这是一位知名画家,或是一个博士、一个新疆人、一个经理人等等答案,但却不是熟悉我的人的眼中:短发带半框朱色眼镜,嘴角微扬,流露狡诘微笑的朋友,是的,工具能给予人们的只仅于效率,而赋予生命力的只有上帝。人可以从大青山的石头联想到卫星、外星人又跳到等级门,而机器和程序却只能用冷峻的电子声回答:“对不起,请不要拿石头开玩笑!”

        相对于机器程序的有限性,人类的大脑是具有几乎无限的延展性的,但阅读并非人类一种出自本能的技能,所以习惯能而且正在改变人们阅读模式。justso曾指出:“分享如此低成本,还需要思考么?读书不是探讨问题,而是单向传播。网络不但包括单向传播,还包括双向沟通。”但单向传播创造了人们区别于动物的多样性,而如今的双向沟通却抹杀了人们多样性的能愿基础。

        看看吧,我们把世界变成了什么?并不是google把世界改变了,而是人们通过google把世界改变的如此陌生,我们真的需要放弃那么多乐趣而仅仅为了迁就人们自己造成的信息过载吗?

关于刘晓东

不能相忘江湖,那就日夜守望。
此条目发表在TMT, 标杆企业分类目录,贴了, 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